豆青色瓷碗,里面饮品的颜色是淡淡的绿色,不是茶叶的黄色,应当不是浓茶,再仔细看还能看得清沉淀在下面淡淡的绿豆米呢,应当是绿豆汤。
绿豆汤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只不过是市井解暑的饮品,甚至都上不了御膳房的名单。
可太子在此时失落了一下,他这一生娇妻美妾家外红颜知己,这些人给他送过滋补的参茶、银耳羹,可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所求,不是争宠就是讨要钱财,哪里会有人简简单单端碗茶心中所盼就是只希望他解渴呢?
萧英彦隐约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是什么,但是他清楚明白他所缺失的就是有再高的权势最多的金银也得不到。
只不过此时他最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个。
官家不知为何又与当初过继的那几个嗣子走得很近,时常将他们召进宫来陪伴说话,还赏赐了许多金银下去。
这叫萧英彦心里渐渐摇晃起来:本来就没有养在膝下的亲情,朝中大臣又不是非常认可他,若是官家中途换儿子可怎生是好?
这不安在宫里有位嫔妃传出有身孕的消息后达到了顶峰。
第124章
有孕在身的是个小小的宫娥, 官家听闻之后大喜,又封赏不断。
等到再过几月太医们把完脉之后,纷纷都说应当是个男胎。直接提她到了嫔位,封为惠嫔, 从宫娥一举到嫔位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毫不符合宫里晋升的规矩, 可见官家是真的高兴,不过就连太后都没说什么,其他妃嫔自然就说不了什么了。
宫里不说什么不代表宫外也安静,朝堂上就有些震动, 官家这么破格提拔惠嫔难道真的是对太子不满意?
有心人便提起死得不明不白的侯爷,臣子们少不得有许多盘算议论。
莺莺也与萧照私下里议论:“官家如今身子刚好转就又拉扯起惠嫔, 也太……”不管外表如何孱弱官家都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帝王,天子之术运用得得心应手, 不愿让太子一方独大。
萧照倒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平衡之术罢了。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做纯臣, 只不过倘若惠嫔肚里孩子是个皇子,也不介意再站战队。
“太子性子暴戾, 做个纨绔子弟足矣, 若是为君倒不是社稷之福。”莺莺点评道。
萧照便笑着捏她鼻尖:“莺莺如今也长进了。”
两人笑闹一番,过几日官家又要如往年一般去洛阳避暑, 萧照少不得要打点随行,只不过太后年纪大了不便挪动,莺莺便也待在了汴京,方便随时进宫探望太后。
已经到了夏天,莺莺便给苏家大娘子、二娘子做好了节礼, 又给含蕊送去些人丹避暑, 正忙忙碌碌忽然接到宣召:说是太后心悸不止, 宣莺莺进宫。
莺莺唬了一跳,太后年纪大了,如今少不得有个风吹草动,若是夏天暑热伤了身子骨倒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她匆匆忙忙就上了马车。
没想到下了车马就觉不对:来接应的却不是宫娥而是个脸生的太监,那太监生得骨架五大三粗唇边还有淡淡的青髭,哪里有半点太监模样?
莺莺心里咯噔一下,再看东华门守门的兵士比往常都要,身着大块的甲胄,手握的刀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
不好。
莺莺直觉不对,刚迟疑停住了脚步就见兵士们警惕望过来,与此同时他们手里攥紧了剑柄,剑刃在日光下反出银色的光。
若是盲目冲锋出去只怕那弓箭会很快举起来,再思及太后或许已经被他们控制,莺莺便不转身,照旧往皇宫走去。
不过她走了两步,忽然冲绿儿使了个眼色,厉声呵斥道:“你这腌臜破才怎的拿错了干花烛?太后此时需要安神平气功效的,你带些小豆蔻山鸡椒的唯恐不够刺激到太后娘娘么?!”
绿儿不解,她与自家娘子相伴多年娘子何时红过脸?
再看莺莺冲她使眼色,也顿时机灵起来,顺势跪下求饶:“夫人是我不好,我这就回去拿。”
贵人叱骂婢女虽然不多见但也不罕见,因而两旁的仆从都没当回事。
“还不快去?你个蠢材!”莺莺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脸色带了几份上位者特有的不虞,“别忘了带东屋案几上的乌郁兰。”
乌郁兰是在东屋案几上不错,可那不是干花烛而是香包,是莺莺做好了要托人捎给萧大人的,如今才做了一半就在案几上的针线簸箕里放着呢。
绿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忙应道:“好,小的这就去拿乌郁兰。”说话时还不忘看莺莺脸色,唯恐遗漏什么。
果然就见莺莺冲她微不可见点点头。
绿儿心里一沉,有心想拦着莺莺不让进宫,可又唯恐打草惊蛇彻底逃不出牢笼,她还在想法子,那位太监就走到莺莺身边,半是胁迫般示意:“萧夫人这里请。”
绿儿无奈,只能看着娘子被带进宫里,佩着甲胄的士兵层层将她笼在后面,就再也看不见了。
绿儿咬唇,为今之计只有听娘子的嘱咐往洛阳去找萧大人求助了!她转身上车,命马车往家里赶去。
莺莺被几个宫娥簇拥着进了大内。
皇城大内里场景与往常大为不同,往日宫道上时不时就有宫人路过,今日空无一人鸦雀无声。莺莺心里忖度,原来大内已经被人安插进来了么?
若她没有推断错这些都是郜英彦所为:趁着官家和大批守卫不在京师潜入宫里逼宫,只不过如今不知郜英彦又在何处?
可官家在洛阳行宫,难道郜英彦在洛阳行宫也埋伏了一队兵马?
莺莺心里不住升起一个疑点又盘算起下一个疑点,直到跟着护卫走到鹤翔宫。
鹤翔宫并不是太后宫闱,莺莺抬头假装一脸慌乱盯着那太监,太监果然不再假装,冷冷道:“太后就在宫里。”
说罢便示意手下两个兵士胁迫着她进了鹤翔宫。
鹤翔宫本是一处封闭的宫室,此时被临时征用,宫殿前的广场上正蹲着站着一群身着诰命正服的命官夫人和一群面色仓皇的宫娥,身着甲胄的士兵面无表情把守着四角。
莺莺被推进来后立即就有人围过来:“萧夫人!”
是太后身边的宫娥,莺莺忙抓住她的手:“太后呢?”
太后在广场后宫殿的屋檐下,还能得一把椅子坐着,日头晒不到,莺莺走上前问:“外祖母!”
太后看她不急不躁,满意点了点头,还待要说什么就听旁边的兵士呵斥:“不许交谈!”
莺莺环顾四周,广场里为避火灾并无栽种任何树木,此时渐渐日头大了,热气喷涌而至,再者这些乱臣贼子应当以太后召见的名义哄了这些命妇来,因此命妇们各个都按品大妆,衣服又重又厚,发饰繁复精致,一经日晒各个满头大汗。
贵妇们都是养尊处优的,哪里受过这样的苦?一个两个哭泣不已。
门又一响。
莺莺抬头一看,领头的军士极穷凶极恶,正驱逐两位夫人进来:“快些走!”
其中一位夫人看见情景不对与她的女婢转身就要往后跑,却被军士拔剑相向,一剑下去她的婢女已经倒下去,鲜血喷涌出来,兵士很快又出一剑——
眼看银色的剑刃就要触及那位夫人,满院的女眷一下失了声——
“住手!”莺莺上前拦住作恶的兵士,她上前道,“她横竖也逃不出去宫。”
那兵士一迟疑,莺莺已经上前将那位夫人护在自己身后,而后道:“若是你顶头上司一开始想杀我们灭口也不会等到现在。何必劳烦你们动手?”
这话叫那些兵士顿时生起了忌惮:既然扣押人质自然要安然无恙。若是出了差错,他们小小兵士少不得要被推出来当替罪羊平息贵人们的怒火,于是收起了剑刃。
莺莺不急不躁,泰然扶起那位夫人的胳膊,又与他们讲条件:“如今暑意正盛,不如将这些人都关进殿内,你们便退出在宫门口把守,横竖都是手无寸铁的贵妇人,难道还能插翅飞出去不成?”
领头的那军士往外走的脚步一顿。
莺莺就趁热打铁:“不管你背后那人是谁他羁押着这么些女眷为的是挟制我们背后的男人,我们有个好歹还怎么挟制?”
这话说得在理,军士沉吟起来。
莺莺便继续道:“任是谁都不会对这么多女眷动手,等事态平息这些夫人家里的男丁还会继续在朝中为官,到时候她们还是高高在上的命妇,你背后的主子为了给她们一个交代,会拉谁出来顶缸呢?”
当然是动手的兵士,到时候主子大可冠冕堂皇推脱自己说的是请女眷进宫,是下面的人执行出了差错让女眷受了惊,那少不得要杀那些军士替罪。
领头的军士一想到这茬后背就禁不住汗淋淋:怪不得上司并不让他的亲信接手这事,明明在他看来是难得的安全又能立功的机会。
只怕一开始这桩差事就是个替罪的苦差!
想到这里军士忍不住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骂了句:“好个搅蛆扒卖屦舍儿!”
而后招呼手下:“兄弟们,咱们退到宫外守着。”虽然还是不怠慢派了军士四角宫墙并宫门牢牢把守,但面上已经没那么严格了。
莺莺松了口气,这才招呼诸宫妃和命妇们进殿。
鹤翔宫常年紧闭,内殿灰尘漫天,还有蛛网密布。这么多宗室女眷并后宫妃嫔都被关了起来,一下略显逼仄。
因着适才莺莺在军士前面仗义执言,这群或哭泣或无措的女眷一下便围着莺莺,隐约有唯她马首是瞻的意味。
莺莺哭笑不得,也只好打起精神请太后示下:“事从权宜,不若叫女眷们取下命妇服?”
太后年事已高又在日头下晒了半天,到底显露出了颓势,疲惫挥挥手:“好,就暂由你安置这些人。”
莺莺便示意命妇们卸下衣服,命妇们也顾不得失礼纷纷脱下厚重外裳卸下钗环,有人衣裳上已经晕出深深浅浅的汗渍,显然已经热得不轻。
莺莺又吩咐几位宫娥和带进来的女仆将宫殿大致打扫一番,鹤翔宫分为前面待客的正中大殿和后面起居的内室,又有左右两翼各几间厢房。莺莺便自作主张叫人将太后和宫妃们请进正殿,又请命妇们暂且在左右两翼暂且安置。
她们走动时守卫也的确看了过来,但见她们行动有致并不是逃窜便并未上来阻拦。
莺莺这才有时间与太后商议:“依您看,幕后之人是哪位?”
第125章
太后不愧是权势场上浸染多年, 闻言只拿手比了个二。
萧英彦写进皇家宗谱之后排行第二,这个手势自然指的是他,莺莺便点点头:“也不知他在何处?”
太后的眸色变得深沉起来:“算起来应当是在洛阳。”官家在洛阳行宫,爱重的臣子跟着随扈, 只怕这厮要逼宫也是将官家围起, 若是有良心些的逼着官家写一封传位的诏书便也罢了, 若是没良心的只怕就要血溅当场叫官家“狩猎坠马而亡”。
太后环视四周,又攥了攥莺莺的手,小声吩咐她:“不要轻举妄动。”这是示意莺莺明哲保身。
横竖萧英彦的目的是皇位,这就意味着他不会伤害得罪太多的人, 等他登上皇位说不定还要装模作样抬举太后为自己减少些阻力。
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自然不希望莺莺出头招来祸患。
莺莺感激冲太后点点头,不过她却并不打算完全依照太后的意思行事。
她便岔开话题与太后聊起别的:“您估摸着多久能有援兵到来?”
京城护卫最为慎重, 开封府十四将,除了大内的层层护卫京郊还有两座军营, 而且东南更是重兵重重, 京东西路则有一百零一指挥,自然是一觉察出异动便顷刻将至。
可太后摇摇头:“难。”
萧英彦绝不会那般草率就将这些女眷尽数扣留在宫里, 一定背后还有后招, 一部分人围攻洛阳,还有一部分人应当会吸引京师重地驻守的兵力。
如此一来只怕这些女眷还要被困在这里许久呢。
莺莺在人群里清点了一回, 这才发现怀孕了的惠嫔并不在她们中间。
询问宫妃,宫妃们各个都摇头说不知,这却不是她们推诿,而是实在不知去向。宫里贺皇后、宸妃、静妃一个个的境遇叫宫里也没了往日争奇斗艳的心思,自然也就无人去挤兑新晋升的惠嫔。
莺莺与太后对视一眼, 心里皆是一沉。
萧英彦这回只怕也扣押了惠嫔。
更没想到在宫闱深处还能看到被软禁了的贺皇后, 她头发花白面色苍老, 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的雍容镇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