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她的女儿不应当是汴京城人士,还是什么小官宦人家,那就更滑稽了:蝶娘一向蔑视权贵,岂会嫁进官宦人家?
可这年纪倒能对得上,再加上花烛……长帝姬可从未听说过还有谁还会制作花烛。
她一时心神有些澎湃:“套车!去花满蹊!”
嬷嬷忙道:“如今大雨,花满蹊店里闭店不出,长帝姬还是等雨停了再去吧。”
好说歹说将她劝住了。
向晚的时候雨停了,天边泛出微微的亮光,汴京城里人人都激动起来:“天要晴了!”
果然当天夜里和第二天就不再下雨。汴京城的人们走出了房舍激动在街道上奔走相告,踩踏着慢慢干燥的地面,感受着雨停了的快意。被大雨困了快一月他们已经要支撑不下去。
可是这时候却有个消息传进了汴京城:“滑州河绝。”
黄河滑州段河道最为狭窄,历年都容易在这里决堤,甚至可以说今年连月大雨的情况下能撑到此时才决堤已经是奇迹。
永定侯府,侯爷和郜英彦两父子得意对视一眼:虽然不是他们意料中的潭州,但萧照这下不死也得脱层皮。
他们派出去的探子想法子给萧照道路上制造障碍,想将他留在了潭州,想着用苏环预言的潭州河决来害得萧照丧命,可滑州也不错。
萧照管着河务,出了问题还能叫他独善其身?
郜英彦得意之余还记得吩咐手下:“去给苏环摆些好饭食,继续审问她还能记得什么细节。”
苏环很快也听说了这消息,她先是一愣,而后终于笑了出来:这回萧照总算是死定了。
她在落魄的日子反思了自己这一世事事不顺的缘故,得出了结论就是一切都从没嫁给萧照开始发生改变,于是她将一切归咎到萧照头上,一定是他影响了她的气运,要不她也不会明知一切事情的走向却仍旧这么倒霉!
再看见下人送来的大鱼大肉,苏环高兴起来:看来她要开始转运了!
莺莺也听说了这消息,一下急得心急如焚:萧大人!
她飞奔到书房悬挂着的那副堪舆图那里去,仔细在地图上寻找滑州的地址,而后再对照萧大人送来的信笺,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萧大人当时正好在滑州!
奶娘几个也跟着紧张起来,长寿也跟着萧大人办事呢!
萧大哥夫妻已经被萧五公派来探望莺莺,他神色凝重:“弟妹,你可要挺住。”
事到如今莺莺反而镇定起来:“大哥,你说。”
萧大哥便道:“滑州河决,当地被水淹没,如今车马难行,洪泽满地,外面探听不到城里的消息。”
莺莺嘴唇颤抖起来:“难道……”
“九郎……就在滑州城里。”萧大哥艰难开口,只怕……只怕凶多吉少。
可莺莺像是没听进去,她继续问:“那么朝堂上呢,朝廷何时派人出发呢?”
萧大哥一顿,随后硬着头皮道:“听父亲说朝堂上如今有人要弹劾九郎呢。”
绿儿不解:“这什么道理?!我家大人可是在河工上勤勤恳恳治水的!”
萧大哥苦笑:“朝堂上那些言谏官哪里管那些?他们自然是只知道九郎治理河工时河工出了这么大岔子,就要寻个人顶罪。”
于氏耐心些,给莺莺解释:“我听我父兄说河水决堤万民流离失所,百姓失去田地房舍饿着肚子流浪,乡野之间怨声载道,这时候管他真相是什么,先找个替罪羊平息众怒再说。”
莺莺虽不懂朝堂上的事情却明白了过来:倘若不找替罪羊那么百姓们的怒火便会直指官家和朝堂。若是有替罪羊,又被朝廷大张旗鼓下狱、砍头,那么百姓就会安稳下来:“都是有贪官,天子还是圣明的。”
她想通这一点立刻脸色煞白,如此一来萧照还能有活路?
于氏担心扶住莺莺:“你放心,你萧大哥很快就出发去滑州探听消息,我公爹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至于污名那不是我们妇道人家能左右的,有我公爹和九郎部下一起周全,你现在去我家,由我照顾你些时日。”
她是个贤惠能干的,很快就将主心骨立了起来,安排得妥妥当当。
可莺莺将胳膊从她手里抽了出来:“多谢哥哥嫂子,可我不去,我现在要进宫。”她神色坚定。
“进宫?”诸人像是被她的举动惊讶,一下都看着她。
“对,进宫。”莺莺点点头,“我是四品的诰命夫人,可以求见皇后娘娘,我要为萧大人讨个公道。”
“他为百姓殚精竭虑,就算真是遇到了不测,也不应当伴着这么个不清不楚的罪名下葬。”
第101章
只不过想进宫自然不能打着伸冤的名头, 莺莺想了想,亲自收拾了一小盒花烛并花笺,又备了些玫瑰花露,请萧五公帮忙向宫里递了牌子, 说是有些稀罕玩意儿想送给贺皇后。
很快便接到宫里信, 说是允许进宫一见。
四品恭人的命妇品服莺莺还是第一次穿。
头顶六枝花钗的花钗冠, 冠上两博鬓垂下细细碎碎的米珠,身上则穿着青罗绣翟衣,透亮的药玉坠子垂下裙踞,红霞帔翩然如飞。
莺莺穿戴一新后便与于氏一起出发, 于氏到底还有几份体面也曾进过宫,便小声指点她宫里一些事情:“贺皇后性子温和, 不大会刁难人,继位后也过过些苦日子, 算是体恤人。人只要与她闲聊她没有刁难的道理……”
这话说了一半她便住了口, 莺莺这回进宫哪里是普通的闲聊?只怕要争取皇后的同意,这谈何容易?后宫不得干政, 皇后更是明哲保身, 岂会阻挠官家的政事?
何况莺莺与她也只是第一次相见罢了,怎么能指望她会为了个只见一面的人就向官家求情呢?
莺莺似乎猜到了她在想什么, 含笑道:“嫂子莫急,我自有打算。”又道:“嫂子不如再与我讲讲宸妃,听闻她与皇后不和,是也不是?”
都是一家人于氏自然不瞒着:“是,宸妃仗着二皇子得脸便在后妃中飞扬跋扈, 连皇后都要让着她一射之地。”
“宫里可还有其他嫔妃?”
于氏想了想:“德妃育有三皇子, 可平日里就像没这个人一样, 淑妃呢没有子女,却与皇后走得极近。”
说话间已经到了皇宫门口,再往里于氏就送不了了,莺莺安抚她:“嫂子归家等我,叫马车夫留在这里便是。”
于氏心里七上八下,捉住莺莺的手:“莫要强求,你瞧着不对就踏实回来,总归一切都有我公爹出面。”这话说得掏心掏肺,丝毫没有将莺莺当作萧家媳妇,反而是将她当作自家妹子一样吩咐。
莺莺点点头:“多谢嫂子。”
她下了马车整了整衣襟,这才踏进了大门。
早有当差的小黄门在大门这里候着她,见到她之后也客气:“咱家是皇后娘娘宫里的钱如意,特来接恭人入宫。”
莺莺上前福了一礼,而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递过去:“劳烦大人了。”
荷包里的银稞子在传递中产生了碰撞声,
钱如意掂量了下荷包,沉甸甸的,他笑得合不拢嘴:“什么大人,您抬举我了,吩咐我为小意子便是。”
莺莺可不敢,只笑道:“钱大人。”
她谨言慎行,惹得钱如意生了几分好感,一路上便提点了她几句:“皇后娘娘孕中百无聊赖,听说花满蹊的老板娘居然是四品恭人,一时好奇就招了进来。”
莺莺点头:“我们店里新得了个稀罕玩意儿,想着进献给娘娘。只担心娘娘们见惯了奢华,我们那花烛素净没得污了娘娘们的眼。”
钱如意便道:“咱们娘娘好说话,日常修身极正,平日里不喜那些珍宝首饰,最朴素不过。”
修身正吗?修身正的话岂会养出太子那样的儿子和纵容出见钱眼开的钱如意?只怕要么是沽名钓誉,要么是过于懦弱难以挟持住儿子下人。
莺莺在心里暗暗揣摩着这位皇后的为人。
两人走了很长一段甬道又过了一道宫门,这便是到大内了,左右皆是亭台楼阁,白玉大砖铺地,气象中自有天家威严。
不过倒不是过于奢华,本朝官家们都以百姓为重,不大修缮宫闱,甚至有时因着不忍占用百姓房舍而放弃了扩充宫闱。
很快便到了皇后宫里。
莺莺走进宫门又觉比外面更朴素些,有些地方的朱漆褪了都未及时修缮,不过宫里上下整齐洁净,宫人们往来悄无声息。
这便是天家气象了,莺莺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跟着钱如意走到兀廊中。
兀廊也有宫娥们侍奉,檐下挂着一溜的黄鹂、百灵,想必是皇后养来解闷的。钱如意与个宫娥说了声,宫娥又进殿中请示,这才将莺莺迎了进去:“四品恭人苏莺莺到。”
本朝女子地位不低,再加上常有太后临朝摄政使得世人不敢小觑女子,是以说起这些内外命妇并不以“萧照氏”,而是直呼其名。
莺莺进了殿中,就见一群宫娥簇拥着一位身着凤凰展翅红罗缎裙、头戴九凤含珠金镶东珠头冠的妇人坐在其中,正是贺皇后。
莺莺忙照着于氏教过的法子行了觐见礼,又毕恭毕敬道:“臣妇乃忠武将军萧照内眷,因着名下嫁妆铺子新得了一种花烛,特来孝敬娘娘。”
贺皇后笑着叫她平身,又叫人给她赐座。
莺莺再□□让才浅浅在凳角坐了,陪着贺皇后说话。
也算是莺莺运气好,贺皇后此时身子重了,胎像平稳,却因着孕期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约束,这些天想做什么都被下面宫人拦着,加之最近天天下雨,她简直要闷坏了。
听说莺莺求见自然忙不迭召见。
此时见莺莺生得美貌,穿着沉闷的外命妇衣裳都叫人心生怜爱,不由得笑得:“居然还不知花满蹊背后是你家开的。”
莺莺便道:“是臣妇嫁妆奁产,原本只是一爿卖花的店铺,后来运气好生发起来成了皇商。”
“哪里是运气好。”贺皇后也不是不通四六的人,“商产经营也有其道理呢。听说那并蒂莲、蝴蝶兰都是你培育出来的。”
莺莺恭敬点头:“是。”而后又捧出自己送来的花烛请宫女递过去。
贺皇后打开盒子就闻见一股花香,花露她自然是认得的,不过此时吸引她目光的是花烛。
小小花烛,有贝壳形状的,有桃子形状的,还有弯月形状的,一个个胖乎乎圆鼓鼓憨态可掬。颜色则是淡紫浅蓝,上头还夹杂着各色花瓣。
贺皇后一见便喜欢上了:“嗬,瞧着精巧。”要说深宫寂寞,宫里的妃嫔们便将多余的精力都用在了讲究吃穿用度上。
宫里什么好蜡烛没见过?无烟的、掺杂金粉的、镀金的、雕刻上龙凤吉祥图案的、粗如儿臂的。
可还真就没有这样小巧可爱又粉紫的,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惊叹两句。
贺皇后前面的苏宫女笑:“上回我说当初挑选花满蹊是因着好看不是旁的,还差点惹出麻烦来,如今宫里上下可得给我作证。”
“就你嘴快。”贺皇后笑话她,“不过的确那些男皇商不懂咱们女子的心,还是女皇商好些。”镀金大红粗如儿臂的蜡烛和这般粉紫小巧贝壳的花烛放在一起,谁都知道会选哪个。
莺莺忙道:娘娘谬赞。又向苏宫娥致歉:“上次的事给您添了麻烦,着实对不住。”
“那不怪你,无妄之灾罢了。”贺皇后淡淡道,又道,“可惜我如今在孕期不便用这些。”
莺莺忙道:“这内里的花瓣都是精心挑选过,孕妇也可用的。”
贺皇后点点头:“难为你有这份心思。”她吩咐苏宫娥收起这篮子花烛。
莺莺稍微心定,又与贺皇后聊两句店铺经营过程中的趣事。
贺皇后在宫闱里待了许久,听莺莺说起这些市井里经营格外有趣,听得津津有味。而后叹息:“难为你一个妇道人家自己张罗得井井有条。”
莺莺却笑道:“圣人娘娘这是谬赞,我家店铺还是我与夫君的媒人呢。”
“媒人?”贺皇后和宫娥们都来了兴致。
看她入彀,莺莺笑着道:“当初我去上香马车出了问题幸而得萧大人相助,只不过他高风亮节救了我便走也未留下姓名,再后来我家马在闹市发狂多亏萧大人二次相助,这才知道了萧大人认识我家人,再之后我要赁店铺,中人请了店主出面签契书,却没想到那店主是萧大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