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一听,就道:“那你结个武社还要让人家姑娘天天进宫来?人家诗社都没你这般频繁。”
萧安道:“这哪一样,诗社在家读书都成,武社习武那得天天练,还得一块儿练才能契合,等到秋狩之时,保管瞎了那些男人的眼!”
皇后看着兴致勃勃的萧安,道:“你别是觉得宫女们折腾起来没意思,就想折腾外面的人了?”
萧安一副被猜中的神情,“宫女还是要练的,可就是太听话了点,不如那些小娘子活波。”
皇后没话说萧安了,下人对主子,跟官宦女对太子妃,虽都有地位之差,但其中却是有极大的不同,又哪能相提并论。
“算了算了,随你的。知道你这跳脱的性子,这宫里是关不住的。”皇后也不想管了,“不过,人家愿不愿意来是人家的事情,你可莫要恃强凌弱,仗着身份胡来。”
也是猜萧安也叫不进多少人来,所以皇后也没放在心上,只要太子妃不强行要求大臣献女,闹大出去,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因此,东宫太子妃要结武社的消息就这么传出了皇城。
从宫里来的消息是,不论有无学武基础的,只要一心想学,七品以上京官家中不论嫡庶,都可以来,也不限人数。
这事情说不大也闹得所有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要说骂的也有,但人家是凭着一个自愿,并未强求。
也有愿意的,目的各异,反正东宫也不是什么坏处,太子妃萧安名声也不是坏在为人上,而是杀生太过。
因此第一次报名的人里,低阶的官员女儿最多,也不管什么身体弱身体强的全推了出来。她们许一辈子进不了宫,自然也不嫌弃萧安杀生太过,反而对萧安有着一种憧憬。
就算知道她们目的不纯,萧安也不嫌弃,全部照单全收了之后,就把早拿准备好的训练事项拿了出来。
这群姑娘们要学的跟边关将士每日训练的并不一样,但也并不轻松,一日下来根本能让人脸话都不想多说了,更别说其他的。
也不过三四日,见进东宫也不像自己以为的那般好混,就有人病倒了,萧安大手一挥,病了就是身体不合适,那就别来了。
东宫也不是随便想来就来的,给了机会不珍惜,还不如把位置留给后来人。
太子每日走得早,回得晚,萧安当兵早有经验,且皇宫里也比那些小姑娘熟,那玩心眼基本没人玩得过她。且萧安的规矩重,一旦发现心不纯的直接赏了东西送出宫去不准再来。
倒是后来那些勋贵、大臣们的夫人们,见这热闹越凑越热闹了,也有心动把自己女儿也跟着送了进来。
萧安也一样照收不误,一点一点的继续训练起来。
也是萧安从来摆不出来什么大架子,在训练的时候虽是辛苦,然而歇息之时却是什么都聊得了。
妆粉什么的都不说了,没用过买得比谁都多,衣服见的美人多了也自有一套说法,就是遇见家中事了,萧安自己娘家比谁家都热闹来着。
有跟萧安境地相同的姑娘,就特别羡慕萧安能够摆脱那个境地,萧安这人除了打仗别的本事也就一点,就是坏主意多。
这种宠妾灭妻做得暗悄悄,又因为官位低没人注意的,其实要收拾容易得很,几个招数一耍下去,收服人心就极为容易。
还有在一起的姑娘被欺负了,身为一个团体自然要同气连枝起来,就算只是姑娘,然而各家的姑娘聚在一起就已经是一种势了。
如此几回,虽各自在家都会受到不少责怪,然而有萧安与她们做靠山,许多时被责难最后也都顺顺利利的重新恢复自由,团结之心就更甚。
这种势,就好似一条退路,哪一日她们若被夫家欺辱,被娘家放弃,然而她们还有姐妹可依托,还有路可走,而这种势实实在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有底气不过。
如此,太子都知晓了不少京官甚至外放官的家事,不由得对太子妃萧安刮目相看,“素来家丑不能外扬,旁人是非不多说,结果全倒你这来了。”
知晓萧安厉害,但没想到萧安干这些事也厉害。
萧安倒不觉得有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己给我说的那是有求于我,给我说别人家事的是见不得人好,消息就这么透出来了。再说,她们同气连枝的交情从哪来的?也就从这些信息交换里来的。”
关键的一点在于,给她说了有用,自然就愿意跟她说更多,这整个京城潜在暗地里的,也别以为自己做得隐秘,旁的人就看不出来。
萧安与太子道:“殿下,莫要小看女人。你瞧,她们不过是被关在内宅里的小姑娘,就能知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管是她们自家里的,还是别人家里的。你说,要哪一日,她们跟男人一样,不说走进朝堂,要与男人一样做其他的,你猜猜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
太子发现他想出来哪一日女人也能与男人一般后是什么样的景象,但是的确有些好奇,道:“你说会怎样?”
萧安笑道:“有机会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隆宝十七年,皇帝病故,一月后太子登基。
三月除服后,从太子升为皇帝的新帝发出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双圣临朝,皇后可论武事。
朝中哗然,反对者不胜枚举,天子执意,有御史撞于石柱。
尔后,天子赐棺,直言想死者朝廷可赐葬,薄皮棺木的银子皇帝内库还是出得起。
又有传言三关六关异动,惧于皇后身后势,朝中反对之声渐少。
后一年,皇后处事公允,除武事外不干政务,不多言一句,朝廷面上平静,朝政趋于安稳。
新帝遂才开恩科,取士子。
新帝登基三年,有商妇林氏献巨财于国库,建言天子于六部外设总商部,掌管天下商事,将天下商道收归国有,以好调动天下之能应对天灾人祸,建水军,与外夷海上通商,百年后可扩国土掌大天下。
朝廷再次哗然,纷纷言之恐与民争利,又呵斥林氏所言荒谬,扬言要诛妖妇,还天下太平。
更有甚至,有谣言说此林氏乃皇后生父当年宠妾,为报仇于皇后,毁江山而来。
新帝却是在着户部算出的林氏所供银子后,再放一旨意,若建立总商会,天下百姓田税可减其一,若日后商道入库银更多,田赋可再减。
朝廷觉得不可行,此旨意却在极短时日内传遍大庆,因建立总商部,经营天下商道,不只物价将比以后便宜,便是具体管理商铺之人也会从百姓中选取能者胜之,又有田赋可减免一成,竟得天下拥护。
纵然有反对的人,且也不少,历经两年先弹压后和谈,和谈途中林氏威名更盛,终得任商部尚书之职,总商会成立。
与林氏商部尚书圣旨下那一日,萧安与新帝一道见了林氏,三人往日说得也不少,到如今走出第一步除了相视而笑俱无言。
等着林氏离开之后,萧安才与新帝的手交握,一起站在最高处,“陛下,这大庆的盛世,千古流芳的圣君之名,就等着你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