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九关之事,这事干脆就被新帝交给了太孙自己操办,太孙上朝听政议政了这么久,也该操手办事了。
也是因九关之事,新帝愈加觉得先帝说早立下太子的决定极对,想想这九关要继续埋伏着让朝廷无可奈何,最后让九关有机会插手进这争储里面来,只怕大庆江山都得颠倒换了个姓了。
也不过几日,六关的急信到了京城。
九关里十万蛮子之事为真,双方互有交手,一直僵持着。
此消息并不只是从九关里刺探而出,而是常凤令斥候出六关城门绕路查探到的。
这对朝廷而言,并非是个好消息。
对户部来说,还没秋收,正是国库最枯竭的时候,要拿出那么一大笔粮草,必然要在大庆范围里调动,甚至朝着商户手中购买,真到了万一的时候,就得给百姓加税赋了,可百姓可得收寡多少。
对兵部而言,又要抽丁补上兵源,然而兵役本就是一家一丁,再抽有些人家就得绝户了。
就是对皇帝而言,九关真有军情,并非假报,就是收拾九关都没了借口,还得把一切供往九关里去,这种滋味儿着实难言。
然而萧安更担心的,却不在朝廷里担心的这些,而是九关的兵心。
“殿下可知道六关以前每日连一碗饭里都要参杂野菜,朝廷又不愿意拨粮草的时候,其实是战力最凶狠之时?”萧安与太孙走在去见皇帝的路上道。
太孙有些不好的预感,“你的意思是?”
“我外祖父靠什么掌控六关?我靠什么掌控三关?靠的无非就是威望。朝廷若是供给九关不足,将士们没粮食也未必熬不下来,然而熬下来的对朝廷的怨恨,对于他们一道死守着的方家的忠心……殿下,这才是朝廷最该担心的问题。”萧安看着前方的宫殿道。
方骓若是能令军中上下敬服,又能激起九关将士对朝廷的怨恨,就真离造反不远了,到时候皇帝要担忧的不是方家到底会不会反,而是方家的铁骑,久得安逸的其他驻军挡不挡得住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嗯,女主又要大显神威啦~~~权利总是争出来的。
第167章 1.28
正如萧安所言,户部管着的国库难过日子,却也要尽量的凑出粮草来。九关一溃,京城就危矣。
朝廷里也都开始商量增加税赋之事,以及增加抽丁了。
萧安没上朝,不知道朝廷里争得有多厉害,却是去见太孙的时候发现太孙正往一个本子上写名字。
萧安看了看,都是朝中的臣子,看了半天不知有什么用,就道:“殿下写他们做甚?”
太孙写完最后一笔,放在一旁晾干,才跟萧安解释,“朝廷里今日闹着要添税赋和抽丁。我把那些人给记下来,哪些要添税赋,哪些要再抽丁的,也有那些反对的。”
萧安道:“新帝登基,必然得大赦天下,减免税赋一两年才好收拢人心,这些要增加赋税的,继续抽丁的,这仗还没打到九关外来呢,心眼儿也太坏了点。”
太孙就喜欢萧安说话的耿介,“只怕那时候来不及了。”
萧安就道:“三关、六关也不会是死人。十万蛮子,就九关的地形,只要能掌控得了九关将士,拖死他们未必不行。”
太孙意味深长的看了萧安一眼,“九关地形图你可有?”
“没有。”萧安十分白板的道。
太孙:“……”
萧安立马又自得道:“可我能让人去走么,走多了不就知道地形了?就是那些游记里不也写得有,照着游记里写的,走上几趟,也没让处处都摸明白,至少能摸明白的都明白就够。”
太孙道:“所以,也只是个大致的轮廓罢了。”
萧安道:“行军打仗,一个轮廓就差不多了,莫不是还得请几个画匠花个大半辈子往纸上画,有个几十斤上百斤宣纸才够?”
太孙给萧安提醒了一下,“三六九关的地形图,皇宫里都有。”
萧安倒是没多大兴趣,“有个轮廓差不多了,宫里的是几十几百年的东西,未必有轮廓要准确。”
如果九关之前发生过地动,这种改变就更为多,因此对于皇宫里的堪舆图,萧安不太那么看好。
太孙也不再劝,只是好奇道:“你就肯定父皇会让你带兵前往九关?”
萧安当然确定,“除了我傻,谁肯来背这个锅啊?”
太孙:……
萧安给太孙解释,“这事儿,你让常叔去,他那脑子你不担心?”
可问题是你脑子我也不放心啊,太孙心想。
萧安又道:“反正我是女的嘛,再厉害也活该被你们男人看不起。这锅我背了,要赢了朝廷自然会趁机夺了三关军权,让我回京里来当个木偶娃娃,要不小心输了,正好卡擦,你们朝上那些男人也不会觉得自己丢脸啦。说不定他们还得请个戏班子,大唱几个月的戏呢。”
太孙:……
虽然萧安许多都说的是事实,然而太孙听着还是不爽。
皇帝当然不可能要一个大元帅长久统领天下兵权,就算是战事急迫紧急之下任命了大元帅,到胜利之时,这元帅就得回京了,其他各处的兵权都跟他没关系,除非是再有国难之时。
朝廷里的人也未必愿意萧安再进一步,然而却也要考虑在这种境况下天下兵马大元帅能否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当然,现下里未必到需要兵马大元帅的地步,但是朝廷要对九关插手,却不得不走这一步。
因此皇帝提出此决定之时,朝廷里一下子哄乱了起来。
朝廷很多年不曾出现兵马大元帅这个词了,甚至很多人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朝廷还可以任命兵马大元帅之事。
许多臣子的第一反应是何至于此,九关是有十万蛮子,可九关也有五万将士在,就是九关挡不住,也还能请六关协助。九关与六关加起来有十二万的兵马,莫不是还敌不过蛮子十万?并不到需要兵马大元帅之时。
还有一点便是,满朝文武里,担得起兵马大元帅,让所有人服气的,目前一个都没有。
兵马大元帅能掌天下兵马,就是最后回京还兵权,皇帝少不得也得封个三公之一才好意思,如此荣耀,连萧安这种人都在盘算,更何况别的那些权欲心更重之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