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正宇稚嫩的小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真的?”片刻脸色却又沉郁下来,愤愤道“他只会送些小东小西的。”
悠然拉过孟正宇的手,正色道“小宇,你知不知道孙先生名气很大,很难请的,他为了能请孙先生到家里来,托了多少人情?送了多少礼?这么费尽百宝请了孙先生这样的老师来,为的是什么?小宇,还不是为了你吗?难道我们几个女孩子,还用的上这样名扬四海、教出举人进士的先生?”
孟正宇愣了一下,心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嘴上却又不想承认,只低声嘟囔道“他是为了大哥吧?”
“大哥在国子监受国子监祭酒虞大人器重,虞大人海内名士,清流士林的表率,大哥的课业,虞大人亲自指导,你说大哥还用不用得上孙先生?”悠然耐心的提醒。
孟正宇到底只是个小男孩,跟悠然这样有着成年人灵魂的人较劲,份量不够,最后败下阵来,低头不语。
“小宇,我知道你始终不喜欢八股文,可是你想想,国家总是要不断出新的官员来管理州县,辅佐君上,那官员该怎样来选?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靠出身,靠名气,靠世家的推荐,公平吗?能选出真才吗?不是吧,还是科举更公平,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是良民,谁都有机会,小宇你说呢?”悠然循循善诱。
“可是科举不一定要八股文,可以考诗词歌赋呀。”孟正宇辩道。
悠然笑了笑,要说遗传的作用还真是明显,嫣然和孟正宇一母所出,二人都是对诗词歌赋感兴趣,也不知是受了谁的影响?也许丁姨娘家里,有谁精通此道?
“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未习,此科法败坏人才。”悠然慢慢的说出王安石的这番话,孟正宇面有不平,却无可辩驳,只好听了悠然的话,晚上跟着悠然复习日间的课,务必要做到倒背如流。
已经很疲惫的孟正宇,看着身边一脸严肃、监工样的悠然,认命的继续埋头背书。
有没有可能,自己毁了一个原本可能成为李杜的诗人?一个原本可以大红大紫的人?悠然突然心虚的想道。
不管怎样,诗人活着时的待遇,不如官员的待遇好,悠然最后还是现实起来,文学家,还是政治家,二中选一,还是选政治家吧,文学家经常连自己都养不活。
悠然当晚就颠儿颠儿的跑到孟赉处卖乖讨好,一副“你看我是好人吧,替你教儿子”的模样,孟赉心中好笑,如悠然所愿夸了她几句,接着话风一转,说出一个“噩耗”。
34.近之则不逊
这个“噩耗”就是:悠然恐怕要和人同住了。悠然睁大了眼睛,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和人同住,怎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和人同住,是悠然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她略有洁癖,前世悠然工作之初待遇还不好,她也愿意拿出三千块来租一个开间,虽然卧室不大,厨房、卫生间、阳台更小,但是独立很重要,“人造住宅,住宅造人”,经济独立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住宅,独立的住宅造就精神独立的人,天朝房价之高有目共睹,除了各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国人对房产确有刚性需求也是原因之一。
孟赟带着妻儿明日就到了,老太太娘家侄子胡庆一家四口也已在路上,不日将到京城,还有三叔公的两个儿子儿媳,也要来喝喜酒,孟赟一家四口,胡庆一家四口,三叔公一家四口,一下子添了十二口人,再加随行的侍女、小厮,如何安置这些人,着实令人头疼。孟宅并不算大,极可能孟蔚然、胡晓礼会去和悠然、安然同住。“住客栈啊,要最豪华的!”悠然冲口而出,我出钱行不,给你家亲戚住五星酒店、总统套房!就别跟我挤了吧?孟赉瞪了她一眼,斥道“胡说!哪有亲戚来了,不住家里住客栈的!”
悠然吐吐舌头,“爹你今日火气好大,莫非刚刚上任衙门不顺利?光禄寺不就是管做饭的地方吗,难道还……”做个饭而已,工作还不好开展?话音未落,已被差点儿气乐的孟赉伸手拎了过来, “光禄寺是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衙门,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成了管做饭的地方?”说完实在气不过,抓住悠然打了几下屁股。
悠然不满的护住自己的臀部,抗议道“人家是女孩子好不好,很娇嫩的,怎么能被打屁屁呢?爹您别把我当儿子管呀。”儿子是可以打的,皮实呗,女孩这么娇气,谁家爹妈舍得打?
孟赉恨铁不成钢的看看一脸无辜神情的悠然,“爹要真把你当儿子管,方才就不是这种打法了,要管教儿子可要结结实实的打,哪像爹这样,用的力气刚刚够把灰拍掉。”悠然凑上去,一脸谄媚的笑,“我知道,爹方才是给我拍灰呢。就知道爹最疼我了。”孟赉警惕起来,小悠然只要一说“就知道爹最疼我了”,接下来定会有个出格的要求。
孟老爹果然英明正确,悠然接下来满怀憧憬的说道“爹爹,家里人这么多,我去别院住一阵子好不好?”咱们买的别院就在隔壁街,离的又不远,我过去躲个清静?孟赉看着悠然,慢吞吞的说“不好。”
悠然犹豫了一下,“爹,要不咱们把别院交公吧,别瞒着家里了。”她从广州回来后把所有的产业都交给了孟赉和钟氏,孟赉单单留下京中一所五进的院子
35望之蔚然
次日孟正宣、孟正宪兄弟两个直接到阜城门去,方接了孟赟一家四口到府,孟老太太早已翘着脖子等的脖子都酸了,待看到风尘仆仆的长子出现在萱瑞堂门口,老太太激动的站了起来,孟赟抢上几步扑到老太太脚下,母子两个抱着痛哭失声。
孟赟的妻子顾氏,孟正宽,孟蔚然,跟着进来后,也跪在老太太跟前垂泪。
钟氏、胡氏早上前劝道“老太太快别这样,母子相见是喜事,该高兴才是。”良久,老太太才止住眼泪,抬起头笑道“可不是喜事吗,我这都是高兴的,是喜泪。”孟赟也收住眼泪站起来,丫头拿过蒲团,孟赟一家四口给老太太行了大礼,老太太笑中含泪受了礼,吩咐快起来,又招呼孟正宽和孟蔚然近前,拉了手细问别后情形,看看孙子已长的高大结实,孙女像刚抽出的柳条似轻盈苗条,心中欢喜,老怀大慰。
孟老太太是在孟老太爷去世后才到京城住的,之前一直在泰安生活,那时孟赟还在令县做教谕,顾氏带着孩子在家侍奉公婆,孟正宽和孟蔚然是孟老太太看着长大的,情份非同一般。
这边钟氏、胡氏见过大哥大嫂,孟正宽、孟蔚然拜见钟氏、胡氏,孟正宣、孟正宪、孟正宇、孟悦然、孟怡然、孟嫣然、孟安然、孟悠然、孟欣然拜见孟赟、顾氏,兄弟姐妹间又上互见过,直忙了半日才好,孟老太太望望一屋子的孙子、孙女,高兴的合不拢嘴。
悠然向来不爱这种热闹,见过必须要见的礼就坐在角落里,一个人慢慢喝着茶,一个清亮婉转的少女声音传入耳中,“悠然妹妹好兴致,独自在品茶呢。”抬头,只见笑意盈盈的孟蔚然站在眼前,嫩黄锦缎长褙子上绣着一枝青竹,她整个人便如这嫩黄锦缎一般鲜艳,便如这翠翠青竹一般挺秀,悠然忙站起来道“蔚然姐姐好。”孟蔚然拉了她夸赞着“妹妹真好气度,听说妹妹学问极好,改日定要好好请教的。”
悠然谦虚了几句“不敢当”之类的话,孟蔚然冲孟正宽招手,命他过来,拉着悠然的手亲亲热热道“孙先生学问极好,多少人想求为师而不得。悠然妹妹可是孙先生的得意弟子呢,哥哥要向悠然妹妹讨教才是。”孟正宽长的和孟赟一般无二,都是眉目端正、身材挺拔、相貌忠厚,他为人十分谦虚有礼,客气的跟悠然说“小堂妹好,愚兄字望之,妹妹得孙先生青目,必是课业有成,今后还要多多请教。”
悠然汗都要下来了,这是从何谈起?她什么时候成了孙先生的得意门生?只好跟孟正宽、孟蔚然客气着,拣漂亮又毫无意义的废话敷衍着,孟蔚然却拉着她絮絮的谈起刺绣,跟她毫不见外的问道“听说你姨娘绣功了得,让她抽空指点下我可好?”
以前安然也曾私下里委婉问过同类问题,被悠然同样委婉的拒绝了。府里都知道黄馨刺绣精美,怡然、安然都想跟着学,黄馨只要开了这个头,教了一位姑娘,就不能不教其他的姑娘,只要开始教姑娘们刺绣,钟氏就有可能给她派其他的活,到时候局面可能是悠然根本控制不了的。悠然宁可自己得个跋扈的名声,也要把黄馨摘出来,让她清清净净的呆在含芳轩,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初见面的孟蔚然,而打破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宁静?
“我爹专给姨娘派了紧要的活儿,旁的都不许她管,要姨娘教刺绣,这却是不方便。府里有位孙绣娘,是从京城最大的绣坊天锦城请来的,以前只教大姐姐,等大姐姐出阁后,孙绣娘就闲下来了,蔚然姐姐若想学刺绣,不如请教孙绣娘可好?”想学刺绣,还是跟专业的绣娘学吧。
孟蔚然是孟赟和顾氏的独女,自幼十分娇养,在悠然这儿碰了钉子,心中十分恼怒,却是才刚进京,对京城风俗心里没底,再加上和悠然是初次见面,当下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含笑道“原来如此,真是十分不巧。”
孟正宽和孟蔚然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到孟老太太身边去了,悠然被安然拉过去说话,一边和安然说着天就要热了,家也要热闹了,一边想是谁这么大嘴巴,才刚见孟正宽和孟蔚然就告诉他们孙先生的事和黄馨的事?悠然忍不住往四周扫了一眼,发现嫣然正意味深长的看向她这里。
待孟赉下衙后,和孟赟兄弟二人见面又是一番唏嘘感概,接风晚宴上二人一杯接一杯的喝酒,直喝至酩酊大醉,当晚兄弟二人均睡在书房,又哭又笑的说了很多话。
孟正宽和孟正宣、孟正宪、孟正宇四兄弟同坐,除了孟正宪酒量不错,其他三人酒量并不好,尤其孟正宇,刚喝两小杯一张小脸就红通通的,早被人扶了回去,剩下的三人看着跌跌撞撞被哄着抱着弄走的小弟弟,都觉好笑,也就散了。女眷们那边,因孟老太太怜惜孟蔚然长途跋涉甚是辛苦,更是早散了,
悠然早已把屋子收拾干净,该带走的一律带走,搬去和黄馨一起住,把黄馨喜的无可无不可,抱着悠然叫“心肝宝贝”,悠然腻在黄馨怀里撒了半天娇,晚上睡觉却坚决不肯跟黄馨同睡,硬是费了一番功夫从黄馨怀中挣脱出来,跑到小床上去睡了。
黄馨半夜睡不着,一次又一次悄悄起来到悠然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发痴,真想把她抱在怀里,只是孩子长大了,再不像小时候愿意跟娘亲一起睡。
悠然是没有奶娘的,黄馨生下悠然后爱如珍宝,百般央求孟赉要亲自给悠然喂奶,碰巧当时杜姨娘刚生安然不久,钟氏、丁姨娘又都怀着身孕,府里兵荒马乱的,还真就让她自己奶孩子了,所以悠然这个幸福的小姑娘,是吃母乳长大的,黄馨足足喂了她一年奶,晚上都是自己亲自带孩子,从不假手他人,大概是自己亲娘奶大的孩子有充足的母爱吧,悠然从小就比旁的孩子聪明、漂亮、可爱、天真,孟赉自然就特别宠爱她些。
可能是悠然太无忧无虑太遭人嫉妒了,所以才有她冬日落水差点溺毙的事发生,却也因祸得福,黄馨和悠然能跟着孟赉外放三年,这三年当中,母女二人生活的实在惬意,待回到府里,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黄馨和悠然分开住,不能日日夜夜见到女儿,也不能天天见到孟赉,黄馨回府后的这段日子,很是难过。今日能再和悠然一起住,黄馨心中激动,简直是一夜无眠。
当晚一夜无眠的,还有孟蔚然孟大小姐。孟蔚然初到京城,在车里向外张望,见地方繁华,店铺林立,来来往往的人尽皆有帝都气象,竟是和其他地方不同,心里已生艳羡;待到二叔家里,就觉二叔家十分气派,又富贵又清雅;待晚上入住好园,更觉处处安宁美好,件件物品都精致贵重,她自然知道是悠然把自己院子让给她住的,悠然一个庶女都生活的这么舒适,久居偏远小城的孟蔚然心中隐隐有些嫉妒。自己是孟家嫡女,是爹娘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尽宠爱,可是自己没有这样全套的酸枝枣木家什,没有这样好看的摆件儿,更没有随随便便拿汝窑瓷器喝茶。
再想到不过是想让个姨娘教教刺绣而已,悠然居然都不吐口,孟蔚然更是心中不快,待次日见了嫣然,因二人昨日是一见如故的,嫣然更跟她说了家中很多内幕,孟蔚然对嫣然十分信任,竟在花园里就不避讳的跟嫣然抱怨起来“竟然不许,让我找许绣娘,她那个姨娘好金贵。”
嫣然微笑道“我这个五妹妹,最受父亲宠爱,原是唯我独尊的人品,怪不得她这般。只是父亲总护着她,我们全都拿她没办法。”
蔚然大不服气起来,“不过是一个婢生女,居然这么大架子!”嫣然忙按住蔚然,又四处张望过,见四下里都没有人,才稍稍放心,“好妹妹,你拿我当个正经人,我也跟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咱们心里知道就好,千万莫说出来,府里人多耳杂,若传到我父亲那儿,又有一番气生。”
蔚然低低的嘟囔道“二叔也是,丫头养的也这般尊贵,像族里十七叔、十九叔家也有丫头生的庶女,竟也像丫头似的,体面些的大丫头都比她们强,偏二叔这么娇养她。”因蔚然声音很小,估计也传不到旁人耳朵里,嫣然也就放心的跟她嘀咕,“可不是,哪有这么抬举一个婢生女的?抬举也是白抬举,将来还不是没前途,谁家会要一个婢生女?都嫌丢人呀。”嫣然和蔚然二人这么嘀咕着,贬低着悠然,说了许久,两人都开心起来。
蔚然想到自己终归是嫡女身份,前途光明,嫣然想到自己虽也是庶出,好歹生母是良妾,却还不像悠然、安然的身份这般尴尬,两人仿佛看到自己辉煌的未来似的,眉开眼笑。
36之子于归
稍后两日,老太太的娘家侄子胡庆一家四口,和十三叔公的儿子儿媳,孟赟和孟赉称为七哥、八哥、七嫂、八嫂的,也陆续到了,八哥还带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儿泠姐儿,孟泠然,说是带孩子来京城见见世面。//
孟老太太娘家只有胡庆这一个亲侄子,胡庆娶的又是孟老太太亲妹妹的女儿丁氏,可想而知孟老太太看到这一家四口有多高兴,老实巴脚的胡庆,精明外露的丁氏,一脸机灵的胡斐,拉着手一个一个细细看过,问了无数的话,尤其对斯文秀丽的胡晓礼甚是满意,看一眼胡晓礼,再一眼孟正宣,孟老太太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丝丝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