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使出这样狠招,恐怕孟家也好,张并也好,都不用出门见人了。
可是,这人和自己太相像了,很诡异的相像。悠然心中有事,第二天便拉着黄馨想问那无良的黄秀才一家后来怎么样了,想了又想,没有问出口。
她好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何苦再招她记忆这些悲惨往事。
黄馨喜滋滋做着个小鞋子,“给我没出世的外孙”,悠然看了眼,摇头。太奢侈了吧,这么小小的鞋子,精致的不像话,没巴掌大,绣上荷叶图案,像艺术品。
“灵儿说要跟我学做鞋子,”黄馨一头做活,一头跟悠然絮絮唠唠,“我教一遍她便会了,真是聪明孩子。”
钟灵?悠然眼前一亮,怎么把黄蕊给忘了?这个小姨,可不像柔弱的娘亲一样,黄蕊强悍得很。
要说悠然真是运气好,她这边刚想到黄蕊,黄蕊真还来了。
没带钟灵,一个人来的。
悠然和黄蕊对视一眼,心有灵犀,齐心合力把黄馨哄到一边,两人说起悄悄话。
黄蕊自从钟灵终身定了之后,也不怎么热衷于打探消息。还是钟元无意中提起,才知道张并带舞女回府的事。待听悠然讲过实情,黄蕊拍案而起,“那女人,是不是叫黄莺?”
悠然沉默片刻。黄衣女子,夜莺,原来她叫黄莺。倒是好名字。“小姨知道些什么,原原本本告诉我吧。”悠然要求。
黄蕊冷笑一声,“姐姐是善心人,总说什么往事已矣,不必再提。哼,我那苦命的娘亲,便这么白白被害死不成?”
黄蕊原来美丽的面庞,渐渐狰狞起来,“我被卖入青楼,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羞辱?!这些害我的恶人,我一个也不会放过!”
悠然看着黄蕊,目光中有怜悯,有同情,有理解。原本是好好的女孩,幼时也有母亲温暖的怀抱,却被一个渣男,一个贱女,害得没了亲娘,害得卖入青楼,要她心中没有仇恨,要她不去报复,太强人所难了。
黄馨没有仇恨,是她性格使然,而不是经历。若说悲惨,黄馨也被张镜害得几乎致死;也被害得沦为婢女,沦为妾侍,至今她和心爱的男人见面,也只能偷偷摸摸的。
黄馨,她是从小懦弱惯了,只会逆来顺受。黄蕊却不同,有脾气有血性,能屈能伸。
黄蕊眼中怒火燃烧,这一瞬间,悠然恍惚见到了复仇女神。“这仇恨,我从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些人,统统不得好死!”
作者有话要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出自《诗经?小雅?隰桑》,《隰桑》写女子爱慕一位君子,是雅诗中少见的爱情诗。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意即“把他深藏在心里,哪天对他能忘记?”
让人们深藏心中不忘的,除了爱情,还有恨。我最早见到这句诗,是在《世说新语?仇隙》,让女人“掷果盈车”的美男子潘岳,曾在孙秀做小吏时鞭打过他,“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听了这话,知道孙秀一直在记恨,自己免不了一死,后来跟富甲天下的石崇一起被杀。
110 匪言不能
“这些人”,悠然沉吟,“都包括哪几个?”自己已知的,只有黄秀才及其妾,两个儿子,黄莺,不知还有没有其他人。
黄蕊的复仇范围,似乎很广。悠然曾想说“黄秀才跟那个美妾,才是罪魁祸首,其余的人,不必牵连。”却又觉得说这些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又没有经历过那种伤痛,那种屈辱。
“不要评价别人;除非你穿上那人的鞋子,走上一里路。”这句西谚很有道理。除了上帝,又有谁有资格评价别人。
黄蕊情绪慢慢平复,轻笑道“黄秀才,早已潦倒不堪了;他那个美妾,如今陪着他一起讨饭呢,倒还称得上忠贞不渝。”黄秀才早已为宗族所厌弃,到他落魄时,族人竟是全不理会他。
“不是有两个儿子么,”悠然迟疑,“难道儿子不养他们?”
“真是不幸,”黄蕊美目流盼,笑吟吟道“本是该有两个儿子养老送终的,唉,谁知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黄秀才要把两个亲生女儿卖到青楼,为的无非是给两个儿子买上好的笔墨纸砚,可见有多么看重儿子。谁知两个儿子同时横死,黄秀才一夜白头。
“他那两个儿子,一个叫黄仁,一个叫黄义,”说到这儿黄蕊扑的一声笑了出来,“这二人从小娇惯得狠,出了家门就会惹是生非。竟去跟地痞流氓打架,不是找死么?”黄蕊笑容可掬。至今她遥想那两个从小欺负自己姐妹的混蛋横死街头的场景,还是觉得痛快。
连黄馨那样软心肠的人,乍一听到黄蕊提及这二人已死,竟也是高兴、开心、雀跃,她在黄家十年,受够这对异母弟弟的气。被他们当马骑,被他们大冬天泼一身冷水,被他们抢走唯一的窝头,扔到地上踩……黄馨也想过要反抗,但她那个奇异的亲娘总命她“要让着弟弟”,黄馨傻,就听话;黄蕊不是,亲娘这边刚说过要她让着哥哥弟弟,她接下来就会用砖头把跑来欺负她的弟弟砸得满头血。就算会被黄秀才暴打,也从不后悔。
黄馨和黄蕊姐妹二人,面貌并不是非常相似:黄馨长得更像黄秀才,黄蕊长得更像她亲娘;脾气性格,不一样,一个懦弱,一个要强。
“黄秀才真不幸,”黄蕊幸灾乐祸的说道“两个儿子死了,两个儿媳妇跑了,各留下一个孙女。大的那个,你见着了,就是黄莺;小的那个,叫什么黄雀。听说黄秀才生计消乏,后来把两个孙女都卖了。”
还有一个?悠然头都大了。
黄蕊冰雪聪明,看到悠然的神色,忙宽慰道“那个叫黄雀的小丫头,跟你长得不太像。”
悠然这边刚松了口气,黄蕊又实事求是的加上一句“有六七分相像而已。”
那也够呛啊。悠然苦起一张小脸。
“你怀着孩子呢,快别想这些了,”黄蕊把这些陈年旧事交待完,一身轻松,笑道“你也不必再犯愁,黄莺,交给小姨就完了。包你再无后患。”
“您打算怎么着,把她带回吉安侯府?”悠然惴惴,自己这小姨,是打算杀人灭口呢,还是打算毁容改貌?黄莺长得像自己,身份下贱,不代表她该死。
“我带回她回侯府做甚?”黄蕊笑咪咪,“这回我是打着礼佛的旗号出门,说要在妙姑庵住上两天,要还愿。我这便带着她上妙姑庵。能皈依佛门,也是她的造化。”
妙姑庵位于城外百花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香火并不旺盛。让这位娇滴滴的黄莺姑娘上山修行?真亏您想得出来。悠然颇有些哭笑不得。
“你家侯爷至晚方回?无妨,我等他便是。”黄蕊最会做人,并不是立刻要带了黄莺走,而是要等张并回家,同他商量。
“还有你爹爹,也知会一声。命人去请吧。”黄蕊笑道。要说姐姐真是命好,姐夫这人,疼孩子,对悠然关怀得无微不至。
他还用请吗?他天天来。下了衙先奔侯府,看看悠然,看看黄馨,再回东四胡同监督孟正宇用功。倒是忙得狠。
孟正宇今秋恩科侥幸中了举,虽然名次很靠后,到底也是件喜事。孟赉和孟正宣都力主明春还是先不参加春闱了,好好再学两年。怕他这半吊子,落榜倒还在其次,万一中了个同进士,就坑死人了。孟正宇犯了犟,不同意。八股文他早学烦了,“要么明春考,要么,便再也不考了!”同进士有什么呀,不怕!
孙先生也抚着胡须微笑“倒不如明春去试试。”这个学生的脾气,孙先生太明白了。他是真不喜欢时文,只打算再费几个月的劲,往后怕是学不了了。
小儿子一蹦三尺高乱发脾气,孟赉抓起棍子作势要打,究竟也舍不得打,只好依了他。回家商量了,天天住在东四胡同监督小儿子做功课。
孟正宣不忍心老爹费心费力,自告奋勇要替老爹来,孟赉笑着摇头,不许。这个小宇,爹的话还不听呢,哥哥的话更不听了。
孟正宇烦得要死。悠然鼓励他“短日子好熬!不就这几个月么?这之后甭管考上考不上,咱都不费这个劲了!”
孟正宇一本正经,“说好了,就这几个月!过后若他再烦我,”话音未落,悠然已是拍胸脯慨然许诺“姐姐给你主持公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