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问,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所谓切,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下面的听众渐渐地投入杨小云的演讲之中,再也不敢轻视这位年轻女士的言论。因为她所说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不过,听起来很有道理。
他们说不知道的是,杨小云为了这篇演讲稿付出了多少心血。
她必须先用中文写下来,然后交给李馨帮她翻译。李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专用术语,杨小云又帮忙查英语字典。历经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将稿件弄成了英文版。
可是,其中又有好多单词都是杨小云不会的,于是,她又开始学习。倒不是说要背诵下来,至少要很流利的朗诵下来。
曾经跟杨小云提过,问她需不需要翻译?
杨小云拒绝了。她知道,若是由翻译来说,自己会轻松很多,但是,达不到杨小云所要的效果。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整整的两天时间,杨小云完成了这份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的演讲。这就是付出!辛劳的付出!不过,听着台下热烈地掌声,看着台下听众肯定的笑容,杨小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两天后给杨小云带来了另一个惊喜。美国医学研究中心决定,给予杨小云绿卡。也就是说,允许杨小云永久居住在美国。以后来往,也不用再办理签证了。
杨小云拿着带过来的绿卡,心中感慨万千。
第64章
上辈子,没少听说这张卡。电视新闻里,不少人为了这张绿卡奋不顾身,没想到自己轻轻松松就拿到了。
其实,这要归结于杨小云对美国这个国家的不了解。美国的历史,就决定了它尊敬强者,鄙视弱者。对于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美国历来是再欢迎不过。这也叫做,英雄不问出处。
本来计划的一个月美国之行,因为这一变化,不得不推迟到了三个月。
在美国的第二个月,杨小云一直奔波与各个大学之间。还好都是一些临近的大学,否则半年的时间也完成不了。
杨小云演讲的内容非常多元化,有讲中医的,有讲制药的,有讲病例的。她甚至特别提到了中成药,讲它的成分和作用,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她的演讲并不枯燥,不是纯理论的阐述,而是结合实际的案例,或者说小故事展开。与医生和学医的人日常学习和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所以,大家都听得格外认真。
杨小云语言质朴无华,就如同她本人一般。但就是这么简单的语言,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阵头脑风暴。也有的人因此喜欢上了研究中医,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喜欢上华夏的文化。
不得不说,杨小云在美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这些事情,在华夏国内,是一点也没有受到关注的。除了华夏医学研究中心。
这时候的华夏,刚刚遭遇了一场“大地震”。大家的心思根本都没有放在这上面,而是不停地斗争斗争。这也是华夏的一大悲哀。别人都在努力前行,而华夏却偏偏不小心扭伤了腿。等扭伤好了,别人也都走得老远老远了。
在上海待了一个星期,宁有为就带着两只小包子回s省了。考虑到,杨小云从美国回来之后,工作可能会有变动。所以,房子直接就买到s省省城。
工作变动这件事,华夏研究中心在杨小云刚刚加入的时候,就有提到。每个省的省会城市,都有华夏医学研究中心的分部。为了方便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建议杨小云调到省城来工作。当然,工作的调动会有华夏医学研究中心负责。
早在三天之前,宁致远就提前到了s省,通过三舅的帮助,他在s省省医院附近找了三套房子,都是大户型。只等宁有为来挑选就好了。
既然宁致远在省城,自然是要来接机的。是的,宁有为带着两只小包子还是乘坐的飞机回来。
“嗨,有为哥,我在这里!”宁致远挥手道。
宁宪豪和宁宪杰丝毫没有一点疲惫之感,兴冲冲的跑向宁致远。
“叔叔,叔叔!”
两个小家伙就像两颗炮弹,冲向不远处的宁致远。
宁致远张开双臂,一起把他们俩抱了起来。
这个时候正值早上,机场的行人并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刚才的这一幕。有个中年妇女甚至用拉了拉自己丈夫的衣袖。
“你看那边有一对双胞胎,真可爱。我好想抱孙子,你回去跟儿子说一下,让他早点结婚!”中年妇女一看就是被娇宠着的,保养得很好,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
渐渐走远的宁有为和宁致远三叔侄,自是不知道刚才的对话。
“有为哥,现在时间还早,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一下房子?我选了三套,都是离省医院很近的大房子。”宁致远提议道。
“好的,辛苦你了!致远。”宁有为看着自家侄儿,很是欣慰。这小子,很像宁家人,办事情靠谱。
“叔叔,你辛苦了!”两只小包子抱着宁致远的脸,亲了一口。
其实,小孩子根本不懂大人所说的话,只是一味的模仿。听着爸爸的话,他们俩就跟着重复了一遍。却是把宁致远喜得都快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第一套房子是个老式的二进宅子,离省医院大概有一公里远。门口是条老街,不是喧哗。出行交通很是便利。
第二套房子在省医院背后,是一幢复式小洋楼。这样的房子,在省城也不多见。欧式的小洋楼,显得特别新潮。最好的是,楼下有一片花园,可以种花草,也可以种蔬菜和果树,还可以方便小朋友玩耍。
第三套房子在省医院左边的商业街附近,是一个改装的跃层楼房。三楼和四楼打通,做成一户人家。总的算起来有五个房间,两个客厅,双卫,外加一个书房。看起来宽敞明亮,都是装修好的,起码有七成新。
看了房子之后,宁有为知道致远是真的用心在帮他们挑选房子。这些房子,一般人绝对是没有途径购买的。
“怎么样,有为哥,你喜欢那一套?”宁致远问道。
“我还没想好,我觉得第二套和第三套都不错。”宁有为有点纠结。
“宝贝们,你们喜欢哪个房子呀?”宁致远想听听小家伙们的看法。
“我喜欢,那个有花园的房子。”阿豪说道。
“我喜欢……哥哥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阿杰回答道。
“既然这样,那就买第二套房子吧。反正那里离省医院最近,小云上班也方便。”宁有为拍板道。
这样决定了之后,宁致远很快就帮堂哥办好了所有的手续。还从三舅那里借了个货车,将堂哥在县委大院里的东西,一车全部运到了新房子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